原标题:感受和谐生活 认可治理成效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31日电 (记者孙哲)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共同邀请,1月25日至1月31日,由《金字塔报》《共和国报》与尼罗河电视台等媒体组成的埃及媒体代表团来到新疆实地探访。记者们在亲身感受城乡居民和谐生活、与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学员广泛交谈、互动后,认为标本兼治的“中国经验”是新时代反恐和去极端化工作的有效手段。
社会稳定文化多元
充分保护信仰自由
当前,新疆呈现出大局稳定、形势可控、趋势向好的态势,稳定红利得到持续释放。2018年,新疆旅游人数突破1.5亿人次,同比增长超过40%。媒体代表团一行来到开业不久的和田新夜市,即使在冬季,这里依旧火爆,吸引了不少游客。
台上歌舞不断,台下肉香四溢。埃及新闻总署资深编辑、研究员阿迪勒·阿里认为,旅游业的发展让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也巩固了社会稳定的成果。
在疏附县民族乐器村,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热合曼·阿布都拉正在制作传统乐器都塔尔。看到客人们进屋,他的两个儿子便用手中的都塔尔演奏音乐。“艺术是生活的一把钥匙。通过音乐、舞蹈,各民族的特色文化都展现了出来,把快乐分享给他人。”尼罗河电视台资深导演拉米娅·拉马丹说,正是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才让新疆的多元文化得到了传承。
南疆的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和田加买清真寺均有悠久的历史,院落里树木高大、道路整洁,水电、空调、净身房等设施一应俱全。多名教职人员介绍说,信教群众的合法宗教活动受到了法律保护。《共和国报》记者阿卜杜勒哈利姆表示,这里寺院条件非常好,能感受到当地穆斯林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是专门培养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高等学府,教职人员在这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宗教知识等,还能享受政府的补助。《金字塔报》专栏作家卡迈勒·贾巴拉参观后表示“政府为教职人员创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
精准脱贫完善教育
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南疆四地州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部分群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较弱,职业技能不强,就业困难,导致该地区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薄弱,容易受到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教唆和胁迫。2018年,新疆共投入334.11亿元扶贫资金,南疆四地州就占92.3%。
媒体代表团驱车穿过平坦的乡村公路,来到疏勒县巴仁乡12村卫星工厂。这座服装厂由国家扶贫资金、山东省援建,周边200多人在此就业。生产线前,阿日孜古丽·努尔麦麦提正在赶制衣物,工作一年多后,技艺熟练的阿日孜古丽每月能有3000多元收入。
得知阿日孜古丽家中光景越来越好,阿卜杜勒哈利姆表示:“在埃及,农民要想增收就得去城里打工。中国乡村的卫星工厂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摆脱贫困。”
服装厂里,尼罗河电视台的资深播音员纳尔敏·哈利勒自掏腰包,为远在埃及的儿女买下精美的童装。她认为,设立卫星工厂让当地民生得到了很大改善,“贫困、无知是滋生极端思想的温床,如果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那么极端主义就会消除,中国的做法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近年来,新疆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喀什、和田等地的乡村均建成了现代化的幼儿园,并配有专职教师、保育员。家长们可以放心地将孩子送去幼儿园,抽身从事生产活动。
走进和田县阿瓦提乡和谐新村幼儿园,孩子们在谢仁古丽·艾尼瓦尔老师的带领下跳起了民族舞。放眼望去,明亮的教室内设施齐全,一张张床铺干净整洁。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面庞,记者们开心不已,纷纷与他们击掌、拥抱。拉米娅·拉马丹说:“让儿童从小就接受正规教育,就能隔绝极端思想的影响。中国政府努力培养他们,就是最有价值的。”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城市,毗邻8国的喀什依托交通、政策优势,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诸多企业在此生根落地,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在《金字塔报》主任编辑马希尔·穆卡拉德看来,喀什具有战略性区位优势,而社会稳定则是当地经济不断增长的前提。他说:“对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来说,没有稳定就谈不上发展。如果人民身处并不安全的环境中,就无从创造、创新。”
教培模式以人为本
成效显著收获赞誉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