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闻从业人员行业流动分布状态一直是个探讨较多的话题,但其中关于新闻评论员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121位新闻媒体评论员为例,通过对其个人信息尤其是行业经历进行量化,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行业背景多为采写新闻的记者出身,其次多来自国企和公务员单位。一直有新闻评论领域背景且专职从事评论工作,还没有自媒体转向的纯粹的传统媒体评论员只占所有评论员的三分之一,他们始终坚守着新闻评论领域。此外,评论领域与评论员的评论取向的确存在显著相关性,评论领域与评论员是否(曾)任评论部(副)主任具有相关性。
引言
当下我国新闻媒体正处于转型时期,新媒体环境取代了新闻专业主义盛行的传统媒体环境。新闻表达载体不再仅限于专业媒体,无论是新闻从业人员还是新闻爱好者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发声。新闻评论员作为一种相对泛化的新闻从业者,其职业背景较为多元。相当比例的传统媒体人具有其他行业的职业经历,也不断有传统媒体人从新闻行业转到其他领域就业。新闻评论员作为新闻表达主体之一,也具有相当的流动性。本文通过对新闻评论员的个人经历进行计量统计分析,以期了解其职业流动状态,发现其中的问题,寻求加强新闻评论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研究背景和假设
关于行业流动和职业的研究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和社会学领域,职业流动研究被认为是“社会流动研究的根基”[1]。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新闻传播学领域关于职业流动和行业流动的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有关新闻表达主体的总体研究,如苏林森通过对全国性行业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新闻从业者的“平均从业年资约8.66年,近半从业者有过跳槽经历。另外,记者的职业忠诚度不高,只有近四成记者愿意重新选择新闻职业。”[2]学者丁方舟以默顿的失范反应类型理论的创新、仪式主义、退却主义与反抗为依据,对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流动类型进行了分析,发现“新闻人职业转型选择分别为新媒体转型/创业、转投其他行业、回到学校与成为自媒体人。”[3]学者吴自力[4]以南方报业“年度记者”文本为例进行词频分析,认为记者职业化状态呈现为进退之间。此外,学者赵云泽等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记者职业的地位开始殒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自我认同’的贬斥与‘社会认同’的错位。”[5]学者胡沈明通过对媒体人离职信息的分析发现,“在媒体格局出现巨变之时,媒体人的生存状态也发生急剧改变。”[6]
具体到新闻行业中的某一类型,学者张志安[7]对调查记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专业背景、受聘方式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新媒体环境下调查记者的行业生态做了分析。学者刘昶[8]等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广播电视记者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实证调查,认为其面临着职业、技术和市场的三重挑战。总体而言,研究者或从宏观关注记者的职业转型,或从微观对记者的职业状态加以关注,但是普遍较少关注新闻评论员这个群体在媒体转型期的变化。实际上,自媒体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基于“观点”和“情感”的后真相发表平台,以真相为基础的新闻信息反而弱化,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探讨新闻评论员的职业理念和职业流动状态更具现实意义。
新闻评论表达者除就职于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外,还有大量非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其来源多元,其内部的行业流动复杂。新闻评论表达主体大体可分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两大群体,前者无论是否就职于传统媒体,但其发表观点的阵地是传统媒体,而后者则主要以网络特别是自媒体平台为阵地,其评论写作呈现出截然的不同风格。因此,本研究所指的新闻评论员是依附于传统媒体这一表达空间的新闻评论员,这类评论员的基本情况、分布状况以及其将来的职业规划,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考察新闻评论员各个要素之间的影响和关系,有利于深入了解其行业流动状态。因此,本研究不限于对新闻评论员职业状态的描述,也注重对各个变量的相关性展开分析。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两大假设,一是评论员的工作领域影响评论员的价值取向和未来职业发展倾向;二是评论的职务影响其价值取向和可能的职业流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七个假设:
1.行业领域经历与评论工作经历有相关性。
2.行业领域经历或评论工作经历与评论员的评论取向有相关性。
3.行业领域经历或评论工作经历与评论员的自媒体转向有相关性。
4.评论领域与评论员的评论取向有相关性。
5.评论领域与评论员是否(曾)任评论部(副)领导有相关性。
6.评论员的评论取向与是否(曾)任评论部(副)领导有相关性。
7.评论员的的自媒体转向与其是否(曾)任评论部(副)领导有相关性。
二、研究方法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