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社矫筑“智能高墙”搭“攻心桥梁”
图① 工作人员演示刷脸签到功能。 图② 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管。 图③ 组织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学习。
□ 本报记者 周宵鹏 文/图
社区矫正是指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四类人员所实施的非监禁性刑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社区服刑人员的外出活动范围有严格的规定和界限,未经允许不得“越界”。
对于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基层司法行政部门目前通常通过手机基站定位与人工报到相结合的方式。然而,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机分离、脱管漏管、虚假报到的情况。
“音容社矫”App,智能“刷脸”考勤,远程帮教,多媒体App线上学习……《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发现,近年来,河北省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起省、市、县、乡四级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社区矫正工作发生了从传统型向智能化的蝶变。
刷脸签到
2017年7月开始,承德市司法局启动社区服刑人员佩戴电子手环试点工作。电子手环可以对社区服刑人员24小时无盲区监管,具有实时定位、行动轨迹再现、电子围栏设定、越界报警等功能。与之同时,手机定位、手环定位加之引入微信群定位管理的多重定位、监控,成为承德市及多个地方司法行政部门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模式。
之所以采取佩戴电子手环的措施,就是为了防止社区服刑人员人机分离、脱离监管。然而,一旦戴上就无法自行脱掉的电子手环就像贴上了一个“标签”,无形中给社区服刑人员增添了心理压力,不利于他们尽快融入社会。
2018年,河北省司法厅试点新版社区服刑人员定位平台,建设“河北司法社区矫正系统”集中监管智能平台,启用“人脸+声纹”远程生物认证签到功能,并初步引入AI人工智能分析,有效解决了手机定位人机分离、电子手环又“标签化”的难题,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有效监管。
河北省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局副局长王淑光介绍,社区服刑人员需要在手机下载“音容社矫”App,该App会不定时提醒社矫人员进行网上报到。一旦App提醒音响了,社矫人员就要马上将自己的实时自拍头像和规定声音信息上传至手机。根据事先采集的社区服刑人员生物信息,系统会对上传的照片与声音进行对比,判定是否为社矫人员本人。
“签到时社矫人员对着手机前置摄像头实时拍照,同时念出手机屏幕上出现的随机数字,App会对人脸和声纹信息进行识别、记录、比对。”王淑光说,“人脸+声纹”远程认证单次识别准确率达98%,连续3次综合识别准确率达到99.99%。
精准监管
过去,受基层司法所人员有限,对于社矫人员的管理难免存在漏洞。引入“人脸+声纹”签到系统,社区服刑人员签到所用时间不超过两分钟,一般地区20分钟左右可全部完成社区服刑人员签到。
衡水市安平县社区服刑人员谢某企图利用照片代替人脸识别签到,结果声纹和图像均没有通过验证,该系统立刻向安平县司法局管理人员报警。管理人员立即联系谢某,经调查得知,谢某于当日未经审批外出,把定位手机交给妻子。谢某妻子在替他报到时用谢某照片代替本人签到,结果被系统“识破”,谢某因此受到警告。
“现在安平县所有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都使用了‘音容矫正’手机管理端,管理工作延伸到了8小时外,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家里也可以随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情况。”安平县司法局社区矫正股股长郭磊说。
在石家庄市鹿泉区司法局铜冶司法所,记者看到了区司法局为各司法所配备的人脸识别考勤机。鹿泉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主任樊新举告诉记者,社区服刑人员每月至少要主动到司法所内报到学习一次,同时还要提交一份月度思想汇报。人脸识别考勤机的使用,能确保服刑人员本人按时到司法所报到,而且通过与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联网,中心第一时间就能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报到情况。
石家庄市鹿泉区司法局寺家庄司法所在一次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集中教育时,通过人脸识别考勤机,发现没有社区服刑人员封某的人脸识别签到记录。工作人员当即与司法所进行核实,了解封某的情况,并依据情况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社区矫正是基层司法所一项工作职能,其中监控定位、督促报到、谈心走访,每一项任务的工作量都不小。信息技术的应用节约了人力、物力,不仅确保每个社区服刑人员都在可控范围,也提高了司法所的工作精准度。”樊新举说。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