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换个角度看知识付费
“一边被质疑贩卖焦虑,一边是平台遍地开花。”《经济日报》日前刊文聚焦知识付费。文章指出,在经历了行业初期的快速增长之后,用户尝鲜意愿降低,对付费内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接下来的2019年整个行业可能将面临“去库存”的压力,而知识付费要真正做强做大,需要向知识服务升级,解决消费者想要获得知识的“痛点”。
知识付费的话题最近再度成为热议焦点,与所谓的行业头部“大V”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有很大关系。那次演讲后,很多人撰文指其演讲存在相当一部分“常识错误和逻辑不通”,最典型的就是歪曲了股神巴菲特的名言。在批评者看来,一个靠传播知识起家的人,倘若连基本的知识准确性一关都过不了,就颇有点反讽意味。进一步,有人质疑很多知识付费内容充其量只是“碎片化的学习”,像保健品一样在“贩卖焦虑”,“靠碎片化的知识付费,得到一点闲聊用的冷知识还有可能,真的想以此自我提升,恐怕只是一种自我心理按摩”。种种批评和质疑,无疑说明了人们对这种新的获取知识方式越来越理性。这也再度表明,对很多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来说,一个行业即便可以短期在资本的助推下营造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但终归要接受用户的挑选和考验,这是决定其能否长久生存的根本。
虽然非议颇多,但我觉得也应该避免在一通“纠偏”后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到底贩卖知识还是贩卖焦虑?虽然听起来“贩卖焦虑”是在生产“鸡汤”,不过还要看到:第一,今天很多人的焦虑来自于社会环境快速变化以及激烈竞争,它并不是伴随着知识付费而产生或者加剧的;第二,人们想通过购买知识来摆脱焦虑,与其说是好奇,倒不如说知识付费切中了一部分人的“痛点”,就此而言它的积极意义是不应该被否定的。的确,很多知识付费的内容并不像人们期待的那样“有用”,但还应该看到,精品内容是很受欢迎的。这提醒互联网时代的内容生产者,好的内容也不能忽视那些新的传播载体、渠道和方式。对个人来说,诸如参加培训课程、认真研读著作、查阅论文等,都是精进一个人学识和能力的重要方式,但如果在上下班途中也“听读”一些知识,又有什么不好呢?
人们对知识付费的看法日趋理性,不是对这种形式的否定,而是对“付费”内容的成本和收益有了更客观深入的认识。这就像网约车一样,当补贴用户的吸引力不复存在,究竟是选择乘坐传统的出租车,还是网约车,很大程度上要考虑坐车的便利性、服务水平以及车费的性价比等。对知识付费来说,用户越来越注重课程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最终的实际效果,这就要求平台和内容生产者摒弃“割韭菜”的思维,把心思花在优质内容生产上,正如报道中所提到,“对于知识付费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否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能否让用户学以致用”。尤其吊诡的是,付费购买知识原本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知识生产的尊重,然而一些平台上却充斥着抄袭、搬运内容或是冒充大家的“内容生产者”,反而侵犯了原作者的合法权利,这倒是值得警惕的一件事情。
换个角度看知识付费,一方面是要看到作为互联网新业态的重要形式,其出现乃是技术演进和时代发展的客观必然,至少对很多人来说,它丰富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带来了便利性;另一方面对个体来说,关键是清醒地认识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根本规律,依照个人所需来拥抱新事物。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