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陈瑜在新闻发布会现场。
“你上会啊,还跑得动吗?”当得知我要“重出江湖”,参加全国两会前方报道时,身边不少朋友这样打趣。
时隔6年重新上会,面对熟悉的流程,并不熟悉的代表名单,几天下来,在采访—报题—写稿—审稿—发稿的流水线作业中,我切身感受到了两会的“变”与“不变”。
两会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想离不开一个“等”。
都说时间就是金钱,在两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时间就是“位置”,有时候也是一次宝贵的提问机会,来得晚可能连会场都进不去。
3月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时间为11:15。我和小伙伴早上8点来到人民大会堂东门外时,排起的媒体队伍已经一眼望不到头。听说有些记者7点就来排队,为的是抢占发布厅内的有利地形。从东门通过安检进入人民大会堂后,继续排队,到点进场时,座位秒光。
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摄影记者说,自己是凌晨两三点来排队的。
至今难忘,当通往“部长通道”的警戒线一撤离,好比“大坝泄闸”,在警戒线外排队的记者蜂拥而入,连走带跑,场面蔚为壮观。
说到底,“等”得久还是为了早点开“抢”。总有朋友说,你们记者就是爱“抢”,没错,那么多关系民生的大事,谁不想早点一睹为快并尽快传播出去呢。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再次开启“部长通道”。活动开始前,细心的主持人祝现场女记者节日快乐,并和大家分享他看到的一个女记者故事,至今让我记忆深刻。
他描绘的是在位于梅地亚中心的两会新闻中心见到的一幕:这段时间他每天要忙到凌晨两三点,在同样的时间,每天都能见到一个女记者在写稿。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女记者边写稿边流泪,一看是在和孩子视频。
我相信很多女记者,尤其是当了妈妈的女记者,从这个故事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边是放不下的工作,一边是盼着妈妈回家的孩子,哪个都割舍不了,只能暗自垂泪。
在两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戴上上会记者证,意味着抹平了性别鸿沟。
白天跑代表团、采访,晚上参加报社选题会报题、写稿,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熬夜写稿、编辑至凌晨,传播至公众能接触的媒介上……每一篇稿子背后,都离不开记者的“熬”。
因为上会记者名额有限,面对近3000名人大代表,分散的代表团驻地,如果盲目听会无异于大海捞针。与往年一样,大会开始前,《科技日报》对选题做了提前策划,让记者带着选题上会,有针对性地寻找专家。
为适应媒体融合新要求,上会记者不仅要会写发在纸媒上的文稿,还要适应“报网微端一平台”需要,采写合适的内容,包括文字、照片甚至视频。
以3月5日《科技日报》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为例。当天,我和小伙伴7点多就到了人民大会堂外,8点我进入会场拿到材料,将报告内容拍给了后方同事。作为《科技日报》的记者,首先关心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科技内容。
同事对报告内容进行迅速梳理,提取关键词,《刚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提了哪些科技关键词?》一文,在公号刊发后点击量半天过万,并被广泛转载。
报告中提到,嫦娥四号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在目前报社硬件条件还有限的情况下,同事通过人工智能搜索方法,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嫦娥”进行系统梳理,写出《12年8次!是谁让政府工作报告如此青睐?》一文。
3月5日下午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有采访对象和我提到,很高兴看到科研伦理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很少见。
究竟之前有吗?有没有可能是第一次?当前方记者将问题提给后方后,同事采取同样的方法,对20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逐份查找,得出这是20年来首提“科研伦理”。记者迅速采访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并成稿。
几年前参加两会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堵部长,一堆人伸长脖子举着录音笔,拉着一个部长问东问西,结果也许啥都没听到,也许没听明白,也许连是哪个部的部长都不清楚。
这次两会上,我尝鲜了近年推出的“部长通道”,并获得提问机会。部长不用再堵了,信息发布更透明了,会场内外的距离也更近了。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