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多角度选择新闻

2020-01-27 22:00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多角度选择新闻

社会新闻涉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由于社会新闻具有社会性、广泛性、人情味等特点,我们可以在社会大背景下对报道角度进行适度的调整,使报道内容产生质的飞跃。

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观察角度会产生不同的视点。众多的新闻实践证明,凡是报道角度新颖独特,就可以准确鲜明地表现事实中具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尽可能使某件事实发挥出对社会的最大影响。

从民间家风中选择角度

家风深藏于民间,是民风社风的根基,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风的力量是无形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从2015年4月22日开始,《衢州晚报》以每周1—2篇的见报密度,全力打造全新专栏——《晒家训传家风》,并向全社会征集家庭家训家风故事,用家庭美德传递社会正能量。截至2020年1月13日,《晒家训传家风》专栏已刊登288期,涉及教师、学生、农民、工人、军人、医生、企业家等不同家庭,从勤俭节约、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方面报道了275个家庭或家族的家训家风故事,读者反响热烈。

《晒家训传家风》专栏注重前期策划和报道角度的选择,编辑部指定专人负责,要求文章切口要小、篇幅要短、故事性要强,每篇七八百字,一个角度,一个主题,重在“晒”“传”,口语化描述,娓娓道来。《寒门飞出“金凤凰”》刊于 2016年7月4日,刚好是《晒家训传家风》专栏100期,讲述了常山县辉埠乡宋畈村双目失明的村民胡富生自强不息、知识化人的感人故事。胡富生靠着低保补助金和妻子做临时工赚来的微薄收入生活。有一次,年幼的小女儿陪父亲路过一家包子店,肉包的香味让小女儿挪不动步。回家后,胡富生讲述了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划粥断齑”的故事,他相信女儿也能在艰苦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姐妹俩都在学业上终有所成,分别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

把人作为故事的主体,注重情节、细节,更容易与读者形成情感互动、达到情感共鸣。正因为如此,2017年6月《晒家训传家风》专栏荣获了中国晚报优秀专栏奖一等奖。

从社会新闻中讲好故事

社会新闻涉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风尚。由于社会新闻具有社会性、广泛性、人情味等特点,我们可以在社会大背景下对报道角度进行适度的调整,使报道内容产生质的飞跃。《衢州晚报》“最美教师”报道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2011年11月10日早上,来自江西的农民工姚慧芬和上小学的儿子、女儿煤气中毒在家。7时30分,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第四小学老师在晨检时发现姐弟俩缺课,一路追查到家,及时发现了煤气中毒的一家三口,挽救了他们的生命。10日下午,该校一位老师将此事当作好人好事报料给衢州的新闻媒体。这条新闻线索先后在4名记者中流转,接到线索的前三名记者都认为新闻价值不大,而作为一般的社会新闻线索转告给了衢州晚报社记者。衢州晚报社记者掂出了其中“爱心、责任心”的重大分量,于是,迅速与报料人取得联系,马上赶到学校、医院采访,并连夜写稿。11月11日早上,笔者在谈版会上得知教师救人的信息后,联想到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刚刚发生,当即判断这是一条弘扬社会正气、彰显普通人爱心、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稿,签发上了《衢州晚报》的头版头条。《衢州晚报》全国首发《女班主任救下三条命》之后,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多次报道“最美教师”新闻,中央、省、市三级领导先后对“最美教师”事迹作出批示,此稿获得了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

“最美教师”新闻线索的4次流转,恰恰反映出采编角度对一篇报道有多么重要,它使一则普通的社会新闻迅速转换成重大的独家新闻,充分印证了新闻界的那句老话:角度决定成败。

从司空见惯中捕捉瞬间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往往产生较大的变化,有时甚至出现局部道德断层现象,如公交车上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各地都有,司空见惯。于是,小小座位见证了城市品位和市民文明素质,也考验着摄影记者选择角度、捕捉瞬间的能力。

几年前,两位相距千里、互不相识又名不见经传的《衢州日报》和《襄樊日报》摄影记者,不约而同地在公交车上抓拍到不给老年人让座的相似画面——《视而不见》和《冷漠》,先后荣获了第15届、第16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填补了浙江、湖北两省当年度中国新闻奖摄影类获奖作品的空白。《视而不见》《冷漠》反映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极其普通的现象,不过同样在公交车上,汪加干在衢州抓拍的《视而不见》,将站立的长胡子老人和手抱幼儿的中年男子同时出现在画面主体,与坐在左右两排座位上视而不见的悠闲乘客形成强烈反差。近乎完美的构图,将人们的熟视无睹现象定格在瞬间,使之成为永恒。与《视而不见》稍有不同的是,张楠楠在襄樊抓拍的《冷漠》中的弱势主体形态发生了变化:老人终于站立不住了,只得蹲坐在公交车厢的底板上,和《视而不见》相同的是,老人周围的悠闲乘客依然是视而不见。《视而不见》《冷漠》前后荣获中国新闻奖不是偶然现象,它是地市报重大主题报道领域新的突破,也成为摄影记者在司空见惯中捕捉瞬间、用独特视角触及社会公德负面问题的生动典范。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