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改革先锋”孙永才走进高校 讲述高铁背后中国力量

2019-03-09 00:08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中新网长春3月8日电 (记者 郭佳)吉林省“改革先锋进校园”宣讲报告会8日在吉林大学开讲。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永才现场讲述了中国高铁发展历程,并勉励青年学子勇于投身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在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孙永才作为“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制的主持者,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1964年11月,孙永才出生在吉林省一个农村家庭。55年后,当他站在吉林大学鼎新大讲堂的讲台面对青年学子时,回想起少年时期关于火车的记忆,竟全部来自电影。“小时候看《铁道游击队》时就想过长大了要造火车。”

  于是,1983年,孙永才报考了大连铁道学院,那年夏天,他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去报道。或许他也没想到多年以后,自己主持的“复兴号”高铁车创造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

 

  实际上,孙永才不仅主持了“复兴号”的研制,更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的主要组织者和学科带头人,参与见证了中国铁路从绿皮火车到高铁的提速历程。

  1988年5月,德国高铁ICE以406公里的时速创下世界纪录。当时,中国铁路平均运行时速约50公里。但10年后,孙永才就带领团队将中国机车技术带进国际先进行列。

  2008年,时任中国北车总工程师的孙永才,在新一代CRH380高速动车组研制中提出了“协同创新”的设计理念,25所重点高校、11所一流科研院所、51家国家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以及上万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了高铁研发的“国家队”。

  在孙永才的统筹策划下,CRH380高速动车组研发周期缩短40%,多项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车型的“和谐号”也成为京沪、京哈等高铁干线的主力军,家喻户晓。

  2014年,孙永才参与研发时速350公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历经503项仿真计算、5278项地面试验、2362项线路试验,“复兴号”惊艳亮相,世界瞩目。

  孙永才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归纳为六个阶段,即1949年至1960年仿制起步阶段,1960年至1978年自力更生阶段,1978年至2003年自主研发阶段,2003年至2010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阶段,2010年至2015年,持续、全面的自主创新阶段,2015年至今,从追赶到领跑阶段。

  从“没有建成一寸高铁”到“成为高铁建设发展的世界中心”,从一路追赶到全球领跑,孙永才认为,这背后是强劲的中国力量,显示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和人才优势。

  在长达2个小时的宣讲会上,孙永才多次讲述中车对于人才的重视。他十分动情地向青年学子讲述了普通的女工孙斌斌如何通过刻苦努力,终成国际焊接教师的故事。

  “当时,德国人想要挖走孙斌斌,并许诺了高薪,但她还是留了下来。”孙永才说,中国高铁惊艳世界的背后正是基于无数普通员工的不断求索与付出。

  目前,中国中车制造的高速动车组系列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发展成就的重要名片,出口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全球化经营转变。

  在宣讲会的最后,孙永才勉励青年学子说,要抓住中国发展的新机遇,勇于投身于改革开放。

  整场报告会,改革先锋的事迹与爱国奋斗精神深深感染了所有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在教育教学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侯淼说。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同时也是未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者。我们要听从时代召唤,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吉林大学商学院学生王旭阳说。(完)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