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刚是充满干劲和热情的实干家
逝者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培华基金常务副主席王敏刚3月11日因病逝世,终年70岁。
昨天,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对王敏刚辞世表示深切哀悼,并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昨天,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听取“两高报告”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发言,对王敏刚逝世表示哀悼。他说,“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现有2975名。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王敏刚因病经抢救无效逝世,让我们以大会的名义,对王敏刚代表的不幸逝世表示沉重的哀悼。”
逝世
因肝胆问题抢救无效在港逝世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培华基金常务副主席王敏刚,3月11日因病在香港逝世,终年70岁。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名册中,王敏刚的名字位于第4位。上面的信息显示,王敏刚生于1949年1月,籍贯是广东东莞,现任中国全联旅游业商会执行会长、香港培华基金常务副主席。
据悉,王敏刚3月2日随人大香港代表团赴京,准备出席人大会议,但当晚身体感到不适,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后,于3月4日返港就医。据了解,王敏刚的肝胆出现问题,故缺席今年人大会议。王敏刚的弟弟王敏超在接受香港电台采访时表示,王敏刚于3月11日傍晚时分,在玛丽医院因病离世,临终时家人陪伴在侧。
3月1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对王敏刚的逝世表示哀悼,并评价说,王敏刚是爱国实业家,自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已积极投资内地,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并致力促进香港商贸在内地发展。“他自1993年起长年担任港区人大代表,参议国事,亦曾积极参与筹备香港回归祖国的工作。他热心服务社会,对内地和香港的教育、青年发展和文化交流等范畴贡献良多。他2003年获颁授铜紫荆星章。”
生平
从“造船大王”之子到“丝绸商人”
王敏刚是广东东莞人,是“造船大王”王华生之子,也是香港著名爱国人士、著名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工商界名人。
青年时,王敏刚求学于美国加州大学,主攻船舶工业设计。毕业后回到香港,继承家族事业。经过努力,王敏刚将单一的船舶制造厂发展成为拥有7000多名员工,涉足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多元跨国集团,并获得“青年工业家”称号。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王敏刚将视野转向内地,开始致力于香港和内地的文化、经济交流。
据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官网消息,1981年10月,香港工商界组织了一个访问团前往北京和西安观光,团员畅游大好河山,目睹中国人民为现代化建设而努力,深受感动。访问期间,团员们也关心如何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做点工作。返港后,王敏刚和李兆基、霍震寰、方润华、郑家纯等十三名团员发起倡议,邀请霍英东博士、王宽诚先生、伍淑清女士等,于1982年4月成立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
作为一个非牟利、独立、业务性的教育基金会,培华遴选项目强调“雪中送炭”,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以少数民族地区为资助重点。主要以短期培训班为主,至今资助、主办或协办了600多个项目,超过125万人次受益。学员涵盖少数民族,遍布中国各地。项目类型涵盖经济及工商管理、旅游及酒店管理、税务会计、英语、医学、室内设计、园林管理、海洋石油工业管理、物业管理、环境保护等多种专业。
在两地的经济交流中,王敏刚同样倾注心血。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将大量资金投向内地,成为第一个参与内地港口建设的港商,光是在其家乡东莞一地,就投资2亿多元;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开始在中国西部投资,投资重心从重工业转变为文化产业。王敏刚也成为港商中以巨资开发大西北的第一人,得名“丝绸商人”。
3月12日,北青报记者致电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询问王敏刚代表生前在基金会的工作情况。
秘书处总干事谢先生介绍,王敏刚作为基金会的创会成员、慈善基金会的领导,自1982年以来,义务地出钱出力,为国家培育人才。“虽然身为副主席,但很多事情他都是亲力亲为,比如举办了很多培训班、论坛。”谢先生举例说,在上海世博会举办的“新世纪人才发展论坛”和2017年在香港举办的、庆祝培华成立35周年暨特区成立20周年的论坛,“都是王敏刚副主席参与负责和筹划的。”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