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华社刘羽佳:跨越时空的追寻
6月16日,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刘羽佳(右二)在福建长汀中复村采访,重走红军长征路,聆听红军故事。
6月11日,新华社国内部记者刘羽佳(右)在江西于都寒信村采访两本族谱的故事。
走在赣南、闽西、粤北的长征路上,红军故事感动着我,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一路有感而发,我参与了十余条稿件的采写工作,平均单条采用100家/次左右。
长征报道早已不胜枚举,写出有新意、让读者爱看的稿件却非易事。如何取得突破?
首先,做足功课,在采访前准备充分。
行前,我利用碎片时间粗略翻看了几本与长征相关的书籍,对长征的重要节点和细节有了大致印象。事实证明,在采访中,这些前期准备至关重要:当地百姓在讲述长征故事时,不会介绍大背景,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很多内容听起来会很茫然。且在行文成稿时,要想将故事讲生动,也必须理清历史背景,让故事更真实、更打动人。
《红军长征第一仗传递的四个必胜信号》一稿,分析了红军第一仗百石战斗的四个制胜原因。内容虽主要围绕采访到的内容展开,但文中若没有关于红军第一次反围剿的史实以及和此次战役有关的名人诗词穿插其中,稿件就会显得单薄、乏味,没有说服力。
其次,以小见大,在采访中多抓细节。
此次活动的报道团由多家媒体组成,因此采访多以群访形式开展。同样的地点、相同的采访对象,要想讲出新意,必须找到别人没发现的小切口。
以《寒信村的两本族谱》为例,在带队领导的点拨下,我发现了村里祠堂里放着的两本族谱:一本家谱和一本烈士谱。当大家都聚焦在相关的人物故事上时,这个切入点就显得格外特别和动人。
第三,感同身受,将自己带入当时的历史情境。
许多红军长征故事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讲述者曾经历过那段岁月,故事中流露出了他的真情实感。作为媒体记者,所写长征稿件要想打动读者、让读者感受到长征精神,就要让自己深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体会当时人们的情感。只有打动自己的稿子,才有可能打动读者。
《生命的等高线——写在刻度里的长征》一稿,讲述了福建长汀中复村百姓不畏牺牲,想尽办法让自己超越参军刻度线勇赴战场的故事。该稿总计被200多家媒体采用,登上多家纸媒头版。
稿件中提到的老汉罗云然的6个儿子均战死疆场的故事,十分打动我。采访时,当我亲眼看到红军桥上的那道刻痕时,几十年前的画面仿佛一下在眼前闪现。父母不舍儿、妻不舍夫的悲壮情感,以及红军战士舍得一死跟党走的革命情怀随之涌上心头。在这样饱满的情绪下写出的稿件,语言更生动、情感更充沛,自然更打动读者。
走在长征路上,聆听长征故事,一种不朽的精神跨越时空指引着我们追寻远征的步伐,感受初心的澎湃。此次“记者再走长征路”活动是对我今后工作的指导与鞭策,也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年轻记者要践行“四力”,传播红色文化的责任所在。新长征路,我们永远在路上。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